四年前,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第三中学的陈卿老师加入广东省援藏支教的队伍,走进了西藏林芝地区八一中学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支教生活,为两校的交流打下基础。四年后的今天,南庄三中与林芝八一中学以网络为媒,两校学生同上一节课,以送课的形式再度结缘。
南庄三中是全国首届信息化试点校,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范案例学校,广东省教育信息化中心学校,长期开展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技术赋能的“三动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之一。作为第一届粤藏教育信息化帮扶促进研讨活动的四所送课学校之一,南庄三中认真准备,积极沟通,组织专业团队搭建好直播间,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2020年11月10日下午,在南庄三中未来课室,唐湘奇老师为远在千里之外的西藏学生和本校702班学生,共同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历史课——《秦统一中国》。唐老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获得了粤藏两地专家、教师与学生的一致好评。
唐湘奇老师教学设计,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领学生去思考、讨论,秦始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秦为什么能统一中国?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作品展示交流,逐步形成了正确的历史观,而信息技术的赋能,让老师能及时了解学情,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释疑,课堂充分体现了“互动、主动、生动”的“三动课堂”特色。
授课结束后,唐老师与南庄镇第三中学的领导、远在林芝八一中学的华南师大王俊晖博士、张倩苇教授分别对本次的直播授课进行了总结与点评。
首先是唐湘奇老师对本次授课的教学系统设计与课堂活动设计进行了讲解,大致介绍了本次课程的结构与设计用意。
王俊晖博士对本次授课表示了高度赞扬,大力肯定了唐老师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灵活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生互动等优点,同时提出了课程与实际结合、两地教师需密切配合、优化信息技术使用手段的建议。
华南师范大学张倩苇教授同样肯定了本次授课的总体教学效果,同时也提出了需要注意信息技术的正确适度使用、对重点难点精讲细讲、引导学生进行归纳、联合实际的建议。
随后,南庄镇第三中学副校长刘敏彪对本次授课表示了认同与赞扬,他提出信息技术需与课堂达到高度高效的融合,而技术只是作为一种手段辅助教学。在课堂教学方面,需要注重引导,启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结合现实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从而使学生能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最后,由南庄镇第三中学校长李锋进行点评。他表示本次的信息化课堂交流活动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希望这样的授课交流方式能够延续与发展,也期待未来能够与参与本次送课活动的同行深入交流经验,为教育信息化帮扶促进工作做出贡献。
来自四川凉山州普格县民族初中学,现在在南庄三中跟岗学习的沈楞奥主任全程参与了粤藏直播活动整个过程,有感而发:首先南庄三中与林芝八一中学,通过互联网,让两校学生同上一节课,这是一次非常成功和有益的尝试,使低成本、常态化对偏远地区实现帮扶和促进成为可能。其次,他建议两地可设置双师参与,两地教师共同备一节课,要充分考虑到两地学生的差异性,技术上建议接受帮扶的学校的现场搭建更多的摄像头或学生应答反馈器,用以反馈远端学生的学习情况,使授课端的老师根据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最后他说:希望以后借助互联网将珠三角发达地区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引进四川凉山,也希望南庄三中与我们的民中多举行这样的异地教研,异地双师授课活动。